海區

海區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01
大甲林氏貞孝坊


林春娘(1778-1864),7歲時入大甲余家為童養媳,12歲未婚夫身亡,春娘仍選擇奉養婆婆不改嫁,並過繼族人為子嗣;後養子早逝,春娘又與媳撫養幼孫。道光13年(1833)獲頒賜旌額,道光16年(1836)朝廷下旨准建坊旌表,但遲至道光28年(1848)始得官紳募捐,於大甲城南門外建成牌坊。

林氏在生前與歿後均有禱雨事蹟流傳,如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件時,大甲城被圍,水道遭斷,即由林氏出而禱雨有成;同治3年(1864)卒後,鄉閭為其塑像供奉於鎮瀾宮,尊稱為「貞節媽」。日治昭和8年(1933)又逢旱災,地方即請出「貞節媽」焚香祈雨有成,於昭和10年(1935)遷移重修牌坊。
  • 地址:臺中市大甲區順天路與光明路口交叉口
  • 電話:無
  • 門票:免費
  • 交通:最近站牌:「南門(順天路)」站,近大甲火車站。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02
    追分車站


    追分這名稱由來是以おいわけ(Oiwake)的日語漢字命名而成,意為「分岐路」,因為追分車站座落於縱貫鐵路海線、山線、成追線的鐵路車站,日本也有多個因為相同緣故而命名為「追分」的車站存在,像是京都近郊的追分駅等等。

    過去台中海線居民要到台中山線的市區,因成追線只有單軌,電車班次運量不高,每日運行的班次不多、所以搭台鐵進台中或是烏日高鐵站並不是一個便捷的選擇。但近年台鐵推動捷運化,「成追線」在2020軌道升級成雙軌,完工後每日來回區間車從22班增至26班,縮短山海線旅客旅行時間及列車班距,未來海線居民搭乘電車到新烏日站轉乘高鐵變得更便利性了。
  • 地址:臺中市大肚區王田村追分街13號
  • 電話:04-26933106
  • 門票:無
  • 交通:最近站牌:「追分」站。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03
    清水鬼洞


    初聞「鬼洞」這名字難免會讓人心生害怕或疑慮,其實清水鬼洞是日治時期的軍事戰備地道,也是老一輩清水人的共同回憶。清水鬼洞建於1942年,原名為「橫山戰備坑道」,位處高地,一路由鰲峰山公園北側通至大甲溪南岸的橫山北麓。當時為了長期抗戰,在半山腰挖掘長達200至300公尺的戰道,因為坑道岔路多,加上內部光線不足、陰涼而詭異,一度閒置荒蕪後鮮少有人進出,因而有「鬼洞」之稱。在清水區公所、各方人士協力奔走下,才將清水鬼洞重新整頓、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坑道四通八達、冬暖夏涼,且內部皆由鵝卵石、鋼筋及混凝土打造而成,相當堅固安穩。由於軍隊的生活作息都在坑道中進行,因此設有床鋪、洗手間、倉庫、辦公室、電話等設施,至今仍有少數保持完整的設備,讓民眾參觀時可感受當時在地道生活的困難與辛苦。
  •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鰲峰山公園北側
  • 電話:無
  • 門票:免費,週六、週日開放;平日限20人以上團體向清水區公所預約。
  • 交通:最近站牌:「清水鬼洞」站。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04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佔地1.66公頃,園區內土地範圍屬於市定遺址牛罵頭遺址,建物則屬歷史建築「鰲峰山營舍及原清水神社遺構」,並保存一般古物「牛罵頭遺址文化層剝取物」及重要古物「南勢坑遺址灰坑剝取物」等多項臺中市文化資產。

    園區以牛罵頭遺址文化內涵為規劃重點,透過國軍舊有營舍之修繕再利用,將原有8棟軍舍整建後規劃為展示館、視聽室、研習室、辦公室、典藏室等功能。其中1、2、5號棟為展示館,1號棟為特展室及視聽室,目前展示清水中社遺址特展;2、5號棟展示館展示內容包括牛罵頭遺址之文化內涵、清水地區人文歷史發展、中部地區遺址出土文物等。3、4號棟委託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經營管理為山步館咖啡廳、拍瀑拉文化基地,6棟目前規劃空間改善,擴增出土文物典藏空間,7棟為恆溫典藏室,典藏清水區出土標本。
  •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鰲海路59號
  • 電話:04-22290280
  • 門票:免費參觀。
  • 交通: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05
    大庄浩天宮


    該廟相傳為乾隆三年(1738年)由陳姓人士所建,其主神媽祖是經廣東人分靈至臺灣。原位在今梧棲區褔德里的陳厝庄,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陳厝庄之陳德春和大社尤阿斗發起改建,咸豐六年(1856年)總理蔡仁芳等仕紳決議今日的大庄現址,光緒二十年(1894年)修建三川殿。昭和三年(1928年)重建,昭和十一年(1936年)重修完工奠定現今結構。今址在梧棲區中央路一段784號,屬於大庄里。
  • 地址:臺中市梧棲區中央路一段784號
  • 電話:04-26565949
  • 門票:免費
  • 交通:最近站牌:「大庄橋」站,步行3分鐘。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06
    萬里長城登山步道群及環保公園步道


    座落於大肚區的萬里長城登山步道,位於大肚山台地西南側之保安林區,而被命為萬里長城,因整段步道蜿蜒如長城而得名,登山步道單程約需1小時路程,兩側林相優美、花木扶疏,遠眺翠綠的山巒可一覽大肚丘陵的明媚風光,於綠意盎然的山林內可享受大自然的芬多精,亦可欣賞黃昏日落。保安林登山步道位於大肚山西麓,清幽的登山健行路線,建議安排1~2小時停留,依據您的體能和時間做安排,而在路段的好幾處,能眺望台中海線平原,天氣好時,能一望台灣海峽,於登山入口處,設有涼亭廣場,建議除來此登山健行外,不妨與親朋好友帶著食物前往。
  • 地址:臺中市大肚區新興村沙田路入口意象
  • 電話:無
  • 門票:無
  • 交通:最近站牌:93、102、105、180、617,於「新興里」站下車。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07
    瑞井社區


    大肚區瑞井里(昔稱井仔頭),因有「井仔坑」的清澈湧泉之故,昔日來此大肚山丘陵南端開墾之先民就來此地築屋居住。瑞井村的著名景點包括瑞井古井及百年緬槴花老樹,每當到了落花繽紛的時節,走在老樹下都可以聞到一股淡淡幽香的氣味,陣陣撲鼻而來。

    瑞井舊稱井仔頭,根據彰化縣誌記載,井仔頭地名始見於清道光年間,其地名由來係因村西南山谷有三口井,聚落在山泉湧出之上頭處而名。
    相傳此三口井,有其使用機能區別:第一口井位於湧泉上游,為地方居民之飲水井;第二口井為儲水井,以備第一口井不足之需;第三口井位於湧泉下游,為當地洗滌衣物之井。隨著文明開發,自來水使用普及,古井飲水使用逐漸減少,然而所在保安林地豐富之自然資源,成為大肚山台地居民喜愛之踏青據點。
  • 地址:臺中市大肚區瑞井村
  • 電話:04-26991105
  • 門票:無
  • 交通:最近站牌:「瑞井里」。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08
    匠師的故鄉休閒農業區


    匠師的故鄉休閒農業區位於大甲區,昔日之藺草編織工藝師傅之發源地,故取名為「匠師的故鄉」,是臺中市唯一濱海休閒農業區,濱臨臺灣海峽,內藏豐富農漁文化和自然生態,海濱有石灘地可以欣賞美麗的夕陽,貝類、候鳥、招潮蟹、水筆仔、潮間帶生態豐富,加上迎風搖曳的向日葵、美味的芋頭創意特色料理與充滿童趣的農村焢窯樂,以及在地文化特色的藺草編織、農特產品、大甲芋頭、親自體驗及創作DIY,很適合農業體驗和環境教育一日遊。休區交通便利,西濱快速道路直通,歡迎來「匠師的故鄉」認識體驗不同季節的大甲,拾起童時的回憶、體驗鄉村風情,感受農漁業之美,享受樂活時光。
  • 地址: 臺中市大甲區如意路31巷7號
  • 電話:04-26863696
  • 門票:請至官網參看最新資訊。
  • 交通:無。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09
    大甲鎮瀾宮


    大甲區鎮瀾宮為全臺最知名的媽祖廟之一,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全年香火鼎盛、信徒絡繹不絕,加上每年農曆三月舉辦的遶境出巡,已是世界級的宗教盛事,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與,是大甲最具代表性的景點,鎮瀾宮的紫羅蘭翡翠媽祖和地下一樓媽祖文化館中的黃金媽祖更是鎮殿之寶,現在媽祖更被列為臺中三寶之一,成為臺中旅遊的必遊景點。
  • 地址: 臺中市大甲區順天路158號
  • 電話:04-26763522
  • 門票:免費
  • 交通:自行前往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10
    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


    大肚溪(又名烏溪)為台灣主要河川之一,出海口坡度平緩,擁有寬達4公里的潮間帶和高生產力的河口溼地,為台灣地區沿海重要溼地之一。動物資源豐富,為每年秋冬季候鳥遷徙必經之地,調查資料顯示,其鳥類的種類、族群數量及密度均高,為全省最大的水鳥棲地之一,並廣受世界研究鳥類遷移及保護學者之重視。
    為了保護大肚溪口豐富的鳥類資源,行政院農委會於民國75年委託進行 「大肚溪口 (烏溪) 鳥類保護區之研究」。後又經多年的研究與規劃,以及熱心人士的奔走推動,終於由彰化縣及當時台中縣政府會銜,於84年2月公告設立野生動物保護區。大肚溪河口坡度平緩,面積達3千公頃,,由外而內包括了海域、潮間帶、河流、沙洲、新生地、耕作地、魚塭等。蘊含豐富的潮汐生物,加上地域遼闊平坦,而魚塭的堤岸亦提供了水鳥躲避強風的場所,因此本地成為每年候鳥遷徙必經的地區。

  • 地址:臺中市龍井區麗水里大肚溪河口及其向海延伸二公里內之海域
  • 電話:無
  • 門票:免費
  • 交通:237線公車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11
    大甲鐵砧山風景特定區


    鐵砧山位於大甲鎮東北隅,地倨大安溪下游南岸,是台灣氣候南北的分界線,亦為候鳥回歸北地重要之轉折處。山頂有數十平方公里的平地,呈平錐體形,整座山遠望猶如一方巨型打鐵砧,因而得名。鐵砧山自古傳說甚多,曾名列台灣中部八景之一,長久以來即為大甲馳名遠近的地標。登上山頂,可遙望蜿蜒而下的大甲、大安兩溪,遠則白浪翻飛的台灣海峽,近則線條分明的農田重劃區、村落,盡收眼底,景致美不勝收。

    每週日早上提供例行的導覽解說服務,時間為第一場次09:00~10:00、第二場次10:30~11:30(遇重大節日、連假或補班日則暫停服務),歡迎多加利用,即有志工為您服務。
  • 地址:台中市大甲區成功路87號
  • 電話: 04-26874543
  • 門票:免費。
  • 交通:自行前往。
  • No.012
    梧棲老街


    梧棲老街起初發展於頂橫街,本街的建築呈現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以朝元宮及警察局最具代表,街內廟宇眾多,以真武宮和朝元宮最具代表,廟中所呈現之物景,可讓人感受到建廟之初,先民的辛勤以及最真誠的精神寄託。來到老街,感受百年歲月,激盪的歷史雲煙,沒有叫賣的市集、沒有擁擠的觀光人潮,有種寂寥之感,那是繁華過後的素靜,歷史沉澱後的滄桑。「花甲男孩轉大人」影視劇也曾在此取景。

  • 地址:臺中市梧棲區梧棲路頂橫街
  • 電話:
  • 門票:無
  • 交通:最近站牌:「梧棲郵局」站。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13
    台中火力發電廠


    臺中火力發電廠係民國70年代為配合國家長期經濟發展,與能源多元化政策,以及因應中部地區工商發達,用電量快速增加而興建。
    臺中電廠也是第一個經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核通過後才興建的電廠,並且是一座公園化的電廠。小朋友除了在接待中心觀賞簡介短片外,還有ㄧ個展示館展示了全廠、發電機組、鍋爐設備流程等模型、紀錄台灣電力公司各個建廠歷史的圖片、各種能源說明圖版、親自體驗發電的樂趣等詳盡的導覽解說。

  • 地址:434台中市龍井區龍昌路1號
  • 電話:04-2630-2123 轉2664
  • 門票:請電洽確認。
  • 交通: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14
    磺溪書院


    磺溪書院,又稱文昌廟,是昔日大肚地區(包含現今的大肚區、烏日區與龍井區),興建於清光緒年間,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是大肚地區目前保留最古老的建築,現為市訂三級古蹟。 磺溪書院平面格局為兩進、雙護龍、七開間、帶四垂拜亭之四合院,為清光緒年間典型之書院建築,以磚工雕琢之美聞名,建材、施工與造型亦為十分精巧,堪稱清末傑出的文教建築作品。
  • 地址:臺中市大肚區磺溪里文昌街10號
  • 電話:04-26991105
  • 門票:無
  • 交通:最近站牌:237,於「磺溪里」站下車。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15
    龍井堤防自行車道


    東起本區與大肚區交接處,西至臺中火力發電廠東側,全長約5.3 公里,平均路面寬 4 公尺。車道兩側除設置造型護欄,維護民眾騎乘安全外,因堤頂視野寬廣,沿線設置觀景台、休憩涼椅及栽植蔽蔭樹木等,為設施相當完善的綠廊道。

    車道結合周邊景觀設施,沿途依序有享譽全台的金蘭西瓜園區、高灘地整治而成的健康步道及籃球場、銀髮族常於此舉辦球賽的河濱槌球運動場、河濱公園、潮間帶浮游生物帶來豐富漁獲的麗水漁港、賞鳥區及歷史悠久的福順宮等,為親子踏青攬勝的絕佳去處。
  • 地址:臺中市龍井區中華路2段15號
  • 電話:無
  • 門票:無
  • 交通:無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16
    大甲稻米產業文化館


        大甲稻米產業文化館主要是以記錄稻米耕作的發展過程為主,並展現農業對於臺灣的歷史貢獻及重要性。館內設有水田生態、稻米分佈、稻草文化、廿四節氣、米食文化、百年糧政、農具體驗展示、視聽室及電腦測驗等區,參觀者可於此體驗多種的學習樂趣。

        文化館內的景觀設計全是仿照農村田園的生態形勢,生動呈現出臺灣本土及世界各地有關稻米作物的分佈所在,及從種植到收成的景況,在這裡可更進一步了解有關於稻米文化的相關知識。
  • 地址:臺中市大甲區文武路10號7樓
  • 電話:04-26863990
  • 門票:週一至週五09:00~17:00(預約參觀)。 休館日:例假日及國定假日。 門票:30元
  • 交通:最近站牌:「大甲火車站」,近大甲火車站,步行2分鐘即達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17
    大甲三寶文化館


    「酥餅」原為大甲地區的訂婚喜餅之一,經過裕珍馨餅店以天然奶油取代豬油,將之精緻化後,「奶油酥餅」之名,透過進香客口耳相傳聲名大噪,而與「大甲媽祖」及「大甲帽蓆」並稱「大甲三寶」。

    「大甲三寶文化館」位於裕珍馨旗艦店樓上,固定展示「大甲懷舊照片」、「大甲帽蓆編織場景」、「古早奶油酥餅製作場景」及十六尊「媽祖一生故事木雕」,並不定期舉文化藝術展。
  • 地址:臺中市大甲區光明路67號2樓
  • 電話:04-26870929
  • 門票: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每日10:00~17:00 免費參觀
  • 交通:至南陽里(中山路)下車→至中山路鎮瀾街口→沿鎮瀾街往西(往大甲鎮瀾宮方向)→左前方→到達 台中客運:93、154、157、657、659 豐原客運:92、170、171、210、211、212、213、214、215 東南客運:97、668 巨業交通:305、699 苗栗客運:181 中台灣客運:95、95副、658、658延 中鹿客運:813 捷順交通:811 建明客運:661、662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18
    臺中市中正紀念館


    臺中市中正紀念館是由一名企業家何永先生所捐贈的,落成於民國七十年十月三十一日,為大甲區的第一座表演場所,時常舉辦各類活動,包含戲劇、講座、音樂等文化類型的活動 中正紀念館並非常態性展出的館所,但因為落成歷史悠久,多年來在此舉辦的表演、藝文及展覽活動,陪著許多大甲人一同成長,帶動了大甲地區的人文風氣。
  • 地址:臺中市大甲區水源路190號
  • 電話:04-26863294
  • 門票:免費
  • 交通:最近站牌:「中正紀念館(文化中心)」站。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19
    大甲文昌祠


    位於大甲區文武路上的大甲文昌祠,其建築與工藝文化保存完繕。建於西元1887年(清光緒13年),又稱文昌宮、孔子廟,廟裡供奉文昌帝君、孔子與韓愈,文昌祠的興建,開啟了大甲地區的教育風氣。文昌祠最早為義塾,是大甲地區首開設立的學校。

    現在的文昌祠,香火鼎盛,尤其考試季節,廟裡更擠滿了考生、家長,帶著供品前來祈求考試順利。從文昌祠的格局、彩繪、雕刻等都可見傳統工藝的文化的精瓍,值得現代人去了解與欣賞。近年來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相繼舉辨許多像是獅藝文化等藝文活動,不僅別具文化傳承意義,也凝聚了地方居民的情感。
  • 地址:臺中市大甲區文武路116號
  • 電話:04-26872101
  • 門票:免費
  • 交通:最近站牌:「文昌祠」站,近大甲火車站。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20
    美仁里彩繪巷


    美仁里彩繪巷早期歷經歲月洗禮,巷道牆面斑駁殘破,於是美仁里里長向市府建設局爭取經費,由沙鹿區公所委託藝術團隊進駐社區進行牆面美化工程,在當地繪製5幅彩繪牆,重現早期臺灣的純樸生活面貌。不同於臺灣其他各地方的彩繪村,主要以描繪50年前的臺灣懷舊景色。美仁里當地的屋舍多為老舊牆面斑駁的土角厝,揉合在地歷史文化意象,轉換成栩栩如生的彩繪壁畫,重現50年前的旗袍店、黑貓大酒店、柑仔店、麵攤、水果店、黃包車等臺灣早期的光景。
  • 地址:臺中市沙鹿區中正街美秀巷1號
  • 電話:04-26622101
  • 門票:無
  • 交通:【自行開車】 國道三號:下龍井交流道→沿著向上路六段/136縣道前進→沙田路→光田醫院→於對面停車場後,往四平街新平巷步行→美仁里彩繪村 國道一號:下台中交流道→往中港路三段/台12線省道前進→中棲路→左轉中山路/沙田路→光田醫院→於對面停車場後,往四平街新平巷步行→美仁里彩繪村 【大眾交通運輸】 搭乘火車至沙鹿火車站→沿著中正街步行→右轉沙田路→左轉四平街新平巷→美仁里彩繪村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21
    臺中航空站


    位於臺中市沙鹿區,建築重視環境保護,設計上融入節能減碳的綠色概念,符合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等指標項目,取得綠建築的黃金級標章。
    臺中國際機場營運包括國內及國際民航與航空貨運服務,可提供每年約8600噸貨物處理容量,便利中部地區貨主就近辦理貨物進出口業務,發揮國際機場客貨運服務功能,扮演中部地區社經發展對外關鍵門戶為經營目標。
  • 地址:臺中市沙鹿區西勢里中航路1段168號
  • 電話:04-26155000
  • 門票:無
  • 交通:最近站牌:「臺中國際機場」站。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22
    梧棲漁港


    梧棲觀光漁港位於臺中市清水區,在民國七十八年開放自由通行後,人潮漸漸增多,原為小型漁村,因政府興建臺中港,徵收了附近的海埔地,為了兼顧漁業的發展與契合社會的需求,將漁港朝生產、休閒、觀光方向發展。梧棲觀光漁港區域規畫分為:銷售區、直銷區、餐飲區、娛樂漁船、休憩公園及漁港周邊好遊等區。


  •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海濱里北堤路30號
  • 電話:04-26571586
  • 門票:一般小客車入場費50元
  • 交通:最近站牌:「梧棲觀光漁港」站,步行入港區。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23
    清水社口楊宅


    楊家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約在乾隆年間遷臺,楊氏先祖來到清水時,先居住於社口一帶。而後往西勢發展,道光7年(1827)楊氏家族分家後,二房與三房回到社口定居。楊氏家族自乾隆年間遷臺以來,一方面辛勤墾殖增加田地,一方面積極從事商業活動,到了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已經成為中部地方上較有社會影響力的家族。

    社口楊宅原為三座三合院並列之建築群,其中北棟已於民國99年(2010)拆除。現存之中棟創建於清光緒11年(1885),南棟創建於清同治至光緒9年間(1862-1883),並於日治大正年間(1912-1925)增建「蘭室」。昭和10年(1935)與戰後民國88年(1999)皆因震災受損嚴重而有重修。
  •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鎮新南路116巷1號、3號
  • 電話:無
  • 門票:免費
  • 交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搭乘303、306或111公車至[鰲峰西社路口]下車後,沿著西社路轉鎮新南路後即抵達「清水社口楊宅」。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24
    清水紫雲巖


    紫雲巖供奉著觀世音佛祖,又稱為「觀音亭」,是臺中最大的觀音廟,正殿為兩層樓式建築,兩側各有一座鐘樓,廟頂為金黃色瓦片,精緻非凡,古剎建於清康熙年間,經過多次修建,最後於民國六十一年重新整建。 廟內有座自乾隆43年所留下的古碑,記載中臺灣拓荒史事,頗為珍貴。


  •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大街路206號
  • 電話:04-26235500
  • 門票:免費
  • 交通:最近站牌:「清水」站,步行到紫雲巖約5-10分。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25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位於清水區,背山、面海,建於高低起伏的人工矮丘與平地之間,建築仿閩南風格設計,古樸典雅。是一處多功能複合式的藝術展演場所,總面積約3公頃,主要區分為展覽廳、演藝廳、美術家資料館、演講會議廳、戶外劇場休閒區、研習教室區和行政區等,設施功能完善。除提供人文藝術演出的舞台及民眾文化休閒的集散地,亦積極化邊陲地緣位置的先天不足,已成為全國藝術展演的核心與場所。

    臺中市地形東西狹長,地方文化資源分配不易,為使藝文推廣能達全面之效,自民國82年起興建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並於89年3月正式營運。中心座落於文風鼎盛的清水區,東靠鰲峰山、西臨台中港、北傍大甲溪,建於高低起伏的人工矮丘與平地之間,以「院落空間」作為整體空間之詮釋,建築仿閩南合院風格設計,並帶有傳統書院格調,古樸典雅。

  •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
  • 電話:04-26274568
  • 門票:無
  • 交通:最近站牌:「港區藝術中心」站。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26
    清水大楊油庫


    在1950年代,台灣與美國雙方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依據條約擴建原有的公館機場,並且以抗日英雄邱清泉將軍之名,命名為「清泉崗」機場,為當時遠東最大的空軍基地。1962年越戰爆發,遂美軍因應作戰北越所需,C-130型大力士運輸機進駐台灣,把清泉崗機場做為後勤基地,於1966年在基地附近的清水區楊厝里興建了七座油庫,以提供美國戰鬥機和B52轟炸機的用油。隨著越戰的結束以及斷交,此處逐漸失去重要的軍事地位,而大楊油庫就是目前所僅存的歷史建物,見證美越戰爭的文化背景,宛如龐然大物佇立於大肚山台地上。
  •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楊厝里頂三庄路10-1號
  • 電話:無
  • 門票:無 內部不開放參觀,只能在外遠看油庫
  • 交通:最近站牌:「大楊國小」站,步行6分鐘至油庫。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27
    國道臺中清水服務區休息站


    位於國道三號上的清水服務區,被許多遊客喻為是國道上最美的休憩站。提供給往來南北的旅客不止是休憩,還富有休閒的感受。服務區內的意象設計「清水夜明珠」設計上是作為燈塔意象的精神地標,延伸出「清水光點、台灣飛帆」的主題概念,引領方向,服務區一樓寬敞的大廳,多樣的商家,遊客可在此購買許多知名的伴手禮、紀念品。用餐區還有一大水族箱是孩童的最愛。服務區二樓,絕佳的觀景平台,加上進駐廠商的空間設計,從日落到日出皆呈現不同風貌的景緻,在觀景平台上,白天可眺望清晰明亮的大台中,到了夜晚則成為觀星賞月、遠眺點點星光亮起的絕佳視野,時而還有歌手駐唱,「…Welcome to the Hotel California. Such a lovely place…」浪漫氛圍讓深藍色的夜空中的月兒都微笑。
  •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東山路145號
  • 電話:04-26201378
  • 門票:免費
  • 交通:最近站牌:無。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28
    五福圳自行車道、趙家古厝


    位於清水區的趙家古厝「天水堂」,建築年代從1890年左右至今有一百多年歷史,古厝為兩進六護龍,四周竹圍密佈,搭配前方的一池粉色荷花,古色古香的風景值得一訪,後靠鰲峰山,間有水路環繞,是一座保持相當完整的三合院。

    半月池每年夏季期間5至8月荷花陸續綻放,美麗的荷花田,伴隨著青山、綠田、古厝,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田園風情山水畫,吸引了許多遊客及攝影愛好者前往取景。

    備註:古厝為私人宅院,內部不對外開放參觀,前方廣場及荷園可免費進入拍照。
  •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中山路422-12號、臺中市清水區中山路476號
  • 電話:無
  • 門票:備註:古厝為私人宅院,內部不對外開放參觀,前方廣場及荷園可免費進入拍照。
  • 交通:最近站牌:「下湳子」站、「中山董公街口」站。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29
    鰲峰山運動公園


    鰲峰山運動公園,早期又稱為「清水公園」,位在臺中市大肚山台地北側的山脈,全區佔地約60公頃,與紫雲巖連成一條旅遊動線,每到假日總會吸引不少民眾前往,在廣大的草坪上嬉鬧奔跑、聊天散步、打棒球等休閒活動,園區內設有風箏區,可提供親子享受放風箏的樂趣,也設置烤肉區,可三五好友群聚烤肉聊天維繫情感。

    另設有自行車競技場,號稱亞洲第一座國際標準場地,而以生產捷安特自行車聞名國際的巨大公司也設廠於臺中,臺中可稱之為自行車的重鎮。賞鳥區內除了可見數種鳥類外,還有其他動物如松鼠、孔雀等出沒,總是會受到許多民眾的好奇圍觀。此外,在其溪谷旁有一座人稱鬼仔洞的石洞,長度約1公里,洞內曲折多變化,為探險的絕佳地點。
  •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鰲海路100號
  • 電話:無
  • 門票:無
  • 交通:最近站牌:「清水鬼洞」站,步行3分鐘至鰲峰山運動公園。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30
    日南車站


    日南站地點在大安溪北岸,於1922年啟用,為國內少數幾個古蹟車站的代表之一。日南車站的命名源自於以往此地平埔族社名的漢譯。日南車站是海線沿線尚存的五座木造車站之一,其與談文、大山、新埔等站採用的是幾乎一樣的建築式樣(洋和風型式的歇山頂建築)。

    日南車站位於臺中市大甲區,大安溪以北,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海岸線的鐵路車站。日南車站為日式建築,大致上是英國及德國的混合建築樣式。除了典雅構造外,另外可見當年與國際同步接軌的木造窗架及廊柱,並有以泥土混合米糠及石灰砌成的牆壁。車站至今仍保存得相當完整,為海線標準形的木造站房。雖為簡易車站,卻因其珍貴的木造建築與歷史意義,成為鐵道迷心中的祕密基地。
  • 地址:臺中市大甲區中山路二段140巷8號
  • 電話:04-26816113
  • 門票:無
  • 交通:最近站牌:「日南火車站」。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31
    高美濕地


    高美濕地(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清水大甲溪出海口南側,面積廣達701.3公頃,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是國內少數幾處雁鴨集體繁殖區之一。曾在高美濕地棲息的鳥類有多達120餘種,為重要之生態保育區。臺中建港之前,本地為一般的沙灘地形,且曾有海水浴場的設置。因受臺中港北堤產生的凸堤效應,因而累積漂沙,形成廣大的沙質溼地。 據調查,曾在高美濕地棲息的鳥類有多達120餘種,是國內少數幾處水鳥集體繁殖區之一,為重要之生態保育區;已逐漸取代大肚溪口,成為喜好賞鳥人士的新興賞線。目前建有穿越溼地的木棧道,以避免民眾踐踏溼地,走過棧道之後,就是可以親水踏浪的永續利用區。


  •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大甲溪出海口高美濕地
  • 電話:04-26565810
  • 門票:無
  • 交通:請查照官網最新資訊。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32
    日南車站


    日南車站的命名源自於以往此地平埔族社名的漢譯。1922年10月30日落成啟用[2],日南車站是海線沿線尚存的五座木造車站之一,其與談文、大山、新埔等站採用的是幾乎一樣的建築式樣(洋小屋平家切妻造的懸山頂建築),這些車站的共同特色包括位於側面的牛眼窗、破風造主結構,西式木架屋簷,以及雨淋板外牆等等。與大部分台灣小型車站常用之跨線天橋方式不同,日南車站的站房與月台之間是以人行地下道相連。 雖然實際利用日南車站搭車的旅客數量稀少,但由於已被列為台中市市定古蹟車站建築保存狀態非常良好,因此日南車站反而成為遊客經常走訪的熱門地點之一,或甚至成為婚紗照業者取景的素材。
  • 地址:臺中市大甲區孟春里中山路二段140巷8號
  • 電話:
  • 門票:無
  • 交通:
  • ⮈ 前往外部連結 ⮊

    No.033
    梧棲文化出張所


    梧棲文化出張所,位於梧棲老街的中心,緊鄰文化路商圈、百年老廟朝元宮,以「一幢老屋,復興一條老街」的理念為核心,運用「老屋老街說故事」的心情,串聯與港街有關的文化元素,並規劃一系列古蹟保存、文化教育推廣活動和再利用計畫,希冀藉由一幢老屋與在地居民共同復興老街,發揮梧棲老街無可取代的百年港街魅力。
    「市定古蹟原梧棲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興建於昭和六年(1931年),2010年11月8日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縣市合併後為市定古蹟),乃是目前台灣少數同時保留派出所廳舍與宿舍群之古蹟之一,園區包含派出所廳舍併宿舍、雙併磚造宿舍、單戶木造宿舍、單戶磚造宿舍、以及防空洞。現址為今梧棲路142號,興建於昭和6年(1931年),現存建築本體中,僅有「派出所廳舍併宿舍(A棟)」曾經歷日治時期昭和10年(1935年)的墩仔腳大地震,其餘建築則係於大地震後所建。
  • 地址:臺中市梧棲區梧棲路142號
  • 電話:04-26565658
  • 門票:無
  • 交通: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