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

Taichung Outdoor and Marine Education Center


場域資源

基地遊學

戶外教育計畫

海洋教育計畫

登入系統
☺ 圖片待補 ☺

[ 場域資源 ] 馬力埔休閒農業區

山區

馬力埔休閒農業區榮獲110年休閒農業區評鑑茁壯獎殊榮,內有豐富水果和花卉,結合花海發展在地農特產品及採果採菇賞花多樣體驗、原生植物、溼地生態解說,讓新社花海的美麗感性和知性兼具,區內更有具歷史意義的古厝,老厝中有豬寮、古井、大灶等、馬力埔彩繪小徑、導覽解說及水頭水尾古樹,為超過400年2棵老樟樹,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展現現代農村美感,週邊亦有休閒旅遊設施與景點,包括休閒農場、觀光休閒果園、特色美食。每年結合新社花海節,展售臺中市休閒農業區農特產品及體驗遊程,宣傳本市休閒農業旅遊景點與特色,吸引遊客造訪。

<新社花海>
除有大面積的繽紛花海景觀之外,結合庭園佈景方式、農場特色作物、山城多元文化之艷麗景緻圍繞與作物生態,營造戶外庭園之虹彩,值得前往遊賞體驗,來趟浪漫臺三線小旅行。

<馬力埔彩繪小徑>
終點與馬力埔遊憩區相通,彩繪出新社農村的景象,包括豬寮、農舍、果園及菇園等,懷舊的農村景色,喚起早期農村的那份單純與美好。

主題遊程:慢活.漫遊新社趣農遊小旅行、甜蜜花趣、新社花海季暨農事體驗、杏鮑菇菜泡菜DIY、手做咖啡體驗等。

生產作物:菇類、枇杷、葡萄、高接梨、桃子、文心蘭、百合花等。

休區景點:馬力埔彩繪小徑、新社花海、雙翠湖(夢幻湖)。

☺ 圖片待補 ☺

[ 場域資源 ] 聖和宮

屯區

聖和宮創建於一百多年前,主祀媽祖;原本是由太平林家供奉,後來改蓋土埆廟奉祀;於民國五十二年因崩毀翻修成紅瓦平房式建築,並命名為聖和宮。 雖然聖和宮只有百餘年的歷史,但主殿的香爐卻有三百年的歷史,神威顯赫,為庄民所敬仰。

聖和宮是目前在太平市的媽祖廟建築中最為雄偉的一個建築,廟裡主祀媽祖,另外還有奉祀三界公等;在廟裡還奉有尚有他廟宇少見的十二生肖神明,廟中的石龍柱及雕飾,都是從大陸進口裝配而成的,聖和宮雖然有百年以上歷史,但據傳香火爐卻有三百年之久,至今聖和宮仍和火頂盛,信徒眾多。

☺ 圖片待補 ☺

[ 場域資源 ] 豐原中正公園

山區

歷經921大地震,超過40年歷史的豐原中正公園,在台中美樂地計畫的推動下華麗轉身,以在地「糕餅」文化及公園內豐富的「蝴蝶生態」為意象,打造獨特的繭型溜滑梯與休憩設施,搶眼吸睛。「煥然一新!」市長盧秀燕出席祈福典禮時指出,豐原區中正公園為台中市最具指標性的大公園,提供當地民眾更佳的休閒運動場域。

以景觀設計手法將既有設施及環境重新塑造,賦予公園具有無障礙、親子同樂與歷史教育意義的共融環境,讓市民擁有「自然、多元、包容」空間。新設多種形式的鞦韆,包含鳥巢式、一般型、尿布型等鞦韆,周邊搭配糕餅意象的座椅,同時優化舊有水源設施,將澄泥池轉變變成攀爬區,提供13歲以上青少年自我挑戰及活動。透過最小的地形改變創造出多元、有趣公園與遊戲場,建構友善、共融、安全、教育環境。

☺ 圖片待補 ☺

[ 場域資源 ] 綠光計畫范特喜文創聚落

中區

范特喜是一間臺灣的文創都更企業,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在臺中市西區,2012年在西區中興一巷的十二棟自來水公司閒置的老宿舍進行再造名為綠光計畫。綠光計畫延續范特喜的四大主題:綠色覺醒、記憶延續、創作熱愛及夢想的加乘。而這個聚落的三個主軸是藝術、人文、創意,透過團體的互相合作、群聚、共同行銷來達到更好的商業效果。也透過這個聚落來串聯117巷、向上北路口以形成一個足夠的量體,讓外縣市的朋友甚至國外的朋友、背包客覺得值得花時間來這一帶做庶民創意的深度旅遊。

☺ 圖片待補 ☺

[ 場域資源 ] 東光園道

中區

 臺中市氣候宜人,擁有獨一無二的園道系統,近年來更大力推廣自行車專用道,整合不同生活機能,規劃兼具人文、感性、觀光等主題的自行車道。
 東光園道自行車道屬臺中市環市休閒自行車道的一部分,此段騎乘路線從太原車站出發。騎在東光園道,有四季翠綠的小葉橄欖遮蔭,因樹木高大,樹蔭覆蓋面積廣,是整段環市休閒自行車道中,最涼爽舒適的一段。此外,騎到大智公園及東峰公園,穿越高大聳立的黑板樹林,即可通往中興大學。

☺ 圖片待補 ☺

[ 基地遊學 ] 北區五權國中 - 足球小英雄

由教練解說足球的規則,建立先備知識。接下來由教練帶領練習,最後與足球隊員進行友誼練習賽。

☺ 圖片待補 ☺

[ 基地遊學 ] 豐原區翁子國小 - 翁子國小_走讀公老坪

活動日期 2025 / 12 / 16 (二)

1.延伸學校課程與鄰近社區產業相結合,讓學生認識及發揚在地柑橘文化。
2.養成學生準備進行戶外課程之能力與態度。
3.發展以體驗、操作、解說設計為主的戶外教學模組,完整呈現戶外教學前中後課程,做為戶外教學的參考。
4.服務學習精神,形塑戶外教育學習價值,讓學生利用所學回饋社區,與世界展望會合作,彙整成果,送愛到國際。

時間 活動名稱 課程內容
09:00 ~ 09:30 整裝待發 集合分配路線
09:30 ~ 11:30 漫步在山林 公老坪沿線導覽解說暨闖關
11:30 ~ 13:00 午餐
13:00 ~ 15:00 採果樂 認識柑橘暨採果體驗
15:00 ~ 15:30 返校放學

☺ 圖片待補 ☺

[ 基地遊學 ] 西區居仁國中 - 自然與人文的交響曲 --- 高美濕地

1.參觀「高美濕地」體驗國際級溼地生態系,了解聯合國「拉姆薩濕地公 約」的規範目的。
2.參觀「高美濕地」的地形地貌,了解形成原因與河口生態系的環境因子, 並學習水土保持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
3、參觀海岸風力發電機,了解季風及地形氣流的形成原因,並學習風力發電 機基本原理安排風車製作與彩繪風車藝術實作課程。
4.利用風力使彩繪風車快速轉動進行「視覺暫留」與「視覺疲勞」體驗。

☺ 圖片待補 ☺

[ 基地遊學 ] 和平區平等國小 - 鮭趣來溪-櫻花鉤吻鮭的生命旅程

時間 活動名稱 課程內容 備註(注意事項)
08:00~08:30 小櫻與環山泰雅人 了解櫻花鉤吻鮭與環山部落泰雅族的關係 於平等國小
進行
08:30~12:00 鮭趣來溪(一) 前往雪霸國家公園武陵管理站轄下之七家灣溪畔,
認識溪流生態與櫻花鉤
吻鮭的生活環境。 平等國小至武
陵路程約30分

12:00~13:00 午休時間 用餐及休息
13:00~16:00 鮭趣來溪(二) 至雪霸國家公園櫻花鉤吻鮭復育中心,由雪霸解說
員與學生分組進行導覽
解說,並讓交流學生嘗
試練習解說。
16:00 賦鮭 返抵平等國小 住宿安排

☺ 圖片待補 ☺

[ 基地遊學 ] 霧峰區桐林國小 - 蜂蠟實作體驗-拓印蜂蠟布

一、課程核心概念
桐林是霧峰後花園,青山綠水環繞,自然資源豐富,在地以種植龍眼、荔枝及養蜂產業為主,蜜蜂為桐林社區在地特色物種,本校為致力於生態保育及山林守護的永續經營,故發展出相關特色課程,結合自然科領域以及藝文領域之實作課程,提供桐林的學生以及前來遊學的孩子不一樣的學習內容。
本課程即以「認識桐林社區與校園生態」以及「認識並實用蜂蠟」為主,希望能建立愛護大自然與永續教育的觀念,喚起孩子親近自然並學會永續資源的使用。
二、學習目標
1.自然領域/認識蜜蜂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生態保育及環境保護等觀念,體驗社區蜜蜂產業,在龍眼荔枝開花期,採集蜂蜜。
2.藝文領域/藉由手作蜂蠟布的體驗,於校園內收集各種類花、葉發揮個人巧思及創意進行拓印蜂蠟布。
三、活動地點
1.走訪桐林社區。
2.桐林國小校內。
四、膳食中午有提供參訪師生午餐。
五、延伸課程參考(下午)
下午可選擇一處霧峰區附近的景點作參訪,建議如下:
(1).921地震教育園區(免費)。
(2).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樂器展示園區(免費)。
(3).明台高中校內林家花園之萊園古蹟(免費)。
(4).臺灣省議會紀念園區(免費)。
(5).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收費)。

☺ 圖片待補 ☺

《 點我前往觀看 》

[ 活動花絮 ] 東區臺中國小 - 臺中國小111.3.25陶藝導覽小尖兵-接待大里區益民國小

☺ 圖片待補 ☺

《 點我前往觀看 》

[ 活動花絮 ] 豐原區翁子國小 - 翁子國小戶外教育走訪公老坪

為了讓國小學童能認識公老坪當地柑橘產業文化,及公老坪發展的歷史軌跡,翁子國小就帶領小朋友們體驗「食農教育體驗營」活動,由公老坪發展協會導覽員解說下,讓小朋友們不只認識開創始祖許公老,參觀旱溪的水源地灌溉源頭和挑水古道,及採訪早期製糖遺跡的糖廍還有走讀當地人文事跡,像是孝親玉蘭花、百年龍眼樹及了解紅柿、橘子各項農產品的栽培養護等,校方表示,期望透過這種走讀行動學習的方式,搭配學校的相關課程,達到關注環境生態及戶外教育的目的。

☺ 圖片待補 ☺

《 點我前往觀看 》

[ 活動花絮 ] 北屯區文昌國小 - 北屯區文昌國小戶外教育城鄉共學

為了讓城鄉學校進行遊學課程交流共學,台中市北屯區文昌國小,邀請山區梨山國小,海線區龍泉國小,以及澎湖的合橫國小,一起到文昌國小進行戶外教育,從參與運動會表演,到認識海底生物的海洋教育特色學習,學生開拓視野收穫良多。

☺ 圖片待補 ☺

《 點我前往觀看 》

[ 活動花絮 ] 東區臺中國小 - 臺中國小112.4.14-接待太平區頭汴國小

臺中國小112.4.7-接待太平區頭汴國小

☺ 圖片待補 ☺

《 點我前往觀看 》

[ 活動花絮 ] 西區忠明國小 - 報校話青春-忠明國小定向越野運動